
每一个楼花,都是独一无二的。这里是楼花网。
距离龙湖宸翰的开盘时间,满月了。
9月24日,这个位于顺义区主城区核心位置,由龙湖代建的项目,正式开盘。
官方海报中,仅一个半小时,它便卖出了107套房源,占到114套首推房源的94%,如果换算成金额——8.6亿元。
但,这毕竟只是开发商的数据,是否热销的标准,还得以网签为准。
现在,一个月时间,它的首批网签数据已基本定型,检验的时刻到了。
截至10月25日,龙湖宸翰供应551套,网签47套,签约面积5025.45平米,成交均价4.13万元/平米,网签金额2.08亿元。
此外,它还有17套房源处于已预定状态。
这组数据基本能够说明,龙湖宸翰开盘时的官宣数据,或许有水分,但也不是很离谱。
不过,在花姐看来,相比网签套数,研究龙湖宸翰的成交金额,或许更有意义。毕竟,它现在代表着顺义主城区楼市的价格锚点。
与4.37万元/平米的预售均价相比,龙湖宸翰的成交均价,只打了约95折。
相比当下很多新盘动辄9折甚至更低的折扣,它的价格很坚挺,很对得起所在的位置,以及超高的赠送面积。
但,这只是用来和自身对比的结果。
如果把范围稍微扩大一下,它则拉低了顺义主城区的新盘价格。
参照物则是北边一路之隔的龙湖御湖镜二期。于2023年9月20日首次取证,358套房源,目前期房和现房加一起网签345套,成交均价4.315万元/平。
两厢比较,龙湖宸翰的成家均价,比龙湖御湖镜二期便宜了1750元/平米。
好在,后者目前已基本售罄,不会迎来价格战的全面冲突。
但对已买了龙湖御湖镜二期的业主而言,面对龙湖宸翰的这个成交价格,以及超级赠送尺度,心理上的背刺感,恐怕短期内很难平复。
龙湖的“私心”
龙湖宸翰的开盘策略,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。
9月13日,它取得预售证,17栋住宅楼、551套房源一次性全部入市,另有459个车位。
但开盘首推的只有4-5#、8-9#、12-13#/15-16#中的114套房源,为97/115/138/平三个段位。
4#西边户15套165平户型,并没有在开盘序列中。十一过后,则又加推了2#和17#,为115和97平户型。

在花姐看来,龙湖宸翰开盘没有楼王户型,背后不免夹带着龙湖的“私心”。
尽管龙湖御湖镜二期所剩房源不多,但仍有数十套169楼王户型可售。从产品力上,几乎被龙湖宸翰165户型碾压。
如何让自己的嫡子顺利收尾,龙湖最好的方式,就是让连庶子都算不上的龙湖宸翰165平户型,暂时不卖。
从这个角度看,花姐认为,龙湖宸翰165平户型短期内出售的可能性,似乎不是很大。
龙湖宸翰的赠送尺度,实在太大了。它是顺义首个拥有花池的项目,赠送手段包括了内嵌阳台+挑空阳台+飘窗+设备平台+花池。
这些,都是在北京楼市整体阳台收紧的背景下,实现的。

这让它拥有目前同区域内,无人能及的实际得房率——92.21%至100.32%。
具体来看:97平在96.26%至100.32%;118平在91.95%至99.72%;138平在94.68%至96%;165平在92.21%至92.58%。
而通过目前的网签数据,也证实了龙湖宸翰的得房率越高,卖得越好:
1、位于位于15#-17#的97平户型,网签了24套,另有6套显示已预订,网签均价约4.1万元/平米;
2、位于5#、8#、9#、13#的115平户型,网签了20套,另有8套显示已预订,网签均价约4.14万元/平米;
3、位于4#东边户和12#的138平户型,网签了3套,另有2套显示已预定,网签均价约4.2万元/平米。

真正的股东
作为操盘者,在龙湖宸翰身上,龙湖可谓煞费苦心。
不过,它并非龙湖宸翰的股东,没有任何持股。
今年2月26日,顺义国资委旗下大龙空户+顺义新城发展联合体,以26亿元底价,竞得东风商场片区SY00-0201-093(住宅)、096(住宅)、086(幼儿园)地块。
其中096地块即龙湖宸翰,占地面积3.6万平米,地上建面6.47万平米,容积率1.8,实际楼面价约2.01万元/平米。
3月19日,它的项目公司北京兴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(下称兴竺地产)成立,注册资本13亿元,法人张云鹏。
到了6月15日,兴竺地产发生了股权变动。
北京宏琨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(下称宏琨城开)买入其70%股权,顺义国资的持股比例将至30%,法人和董事长变为张冲。
宏琨城开成立于2025年5月8日,注册资本5000万元,法人张冲。直接股东为淮安浦申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上海骏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。

二者在宏琨城开身上的持股比例,并没有公开。但穿透股权,淮安浦申最终为中央汇金旗下子公司,上海骏瞻则为中化集团控股子公司。
因此,龙湖宸翰的真正股东中,中央汇金和中化集团为最终的控股股东,顺义国资则为小股东。
而就在兴竺地产发生股权变更的前夜,龙湖旗下龙智造,宣布将为096地块提供代建服务,包括规划设计、工程建设、营销代理等。
可以说,通过龙湖宸翰的开发模式,一方面缓解了地方国企的资金压力,形成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的样本;另一方面也让龙湖这样的房企,在轻资产转型的路上,走得更远。
谁最受伤?
虽然在价格上,龙湖宸翰没有和龙湖御湖镜二期正面冲突,但在采光上,却实实在在挡住了后者。
7月25日,龙湖宸翰的设计方案反馈意见公示,共14条群众反馈中,有3条是重复的。
剩下的11条,大致分为四类:楼间距比;非机动停车场地排布;赠送面积是否过大;树木侵占消防回车场。(详见《新盘来了,有人呐喊“为民做主”》)
这其中,最关键的是关于楼间距比,居然达到了7条。甚至有群众居然在意见中,喊出了“为民做主”的口号,共出现过三次。
核心是,有群众反映龙湖宸翰的1#、3#、4#,挡住了龙湖御湖镜二期的17#和21#。

真实的情况是,龙湖宸翰的3#和4#作为塔楼,其中3#和龙湖御湖镜二期17#之间,为1.14,低于1.2的最低标准0.06;4#和龙湖御湖镜二期21#的楼间距比1.6,属于正常范畴。
而龙湖宸翰的1#是一栋板楼,和龙湖御湖镜二期17#之间楼间距比,为1.5,低于1.7最低标准0.2。(详见《龙湖挡住了龙湖》)
购买一套房子,日照和采光问题,确实是一件大事。
但不幸的是,对龙湖御湖镜二期的业主而言,他们确实承担了来自龙湖宸翰的背刺。
这不仅包括了房价,还体现在赠送面积和采光上。
上一篇:刘连福力挺宋磊调规,住总地产老业主有点悬
下一篇:中海“卷王”降价5000,首钢东南区新盘跌至5字头